退休人员将面临一个大难题,四个建议,早了解早准备

客户经理-小张
“养老,是场弹尽粮绝的硬仗。”
老龄化严重的社会,挣钱的年轻人在变少,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却在变多,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体制受到巨大冲击。
2035年,大陆平均寿命大概在81.3岁,部分经济发达省份女性寿命超90岁,随之而来的会有很多问题。比如——
老龄人口比重增大,
社会养老压力增大,
各种养老资源紧缺(医疗/养老服务等),
养老责任需要家庭承担,
养老靠自己会成为趋势。
30年前政府来养老;20年前政府帮养老;10年前企业帮养老;如今自己来养老,很无奈,但这就是现实。
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为自己规划和准备,以下几个建议一定要参考。
一、老有所居
退休后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,要老有所居。拥有一个稳定的住所,能够给我们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。
有一处自己的房子,也是养老的必要条件之一。
把自己的房子卖掉,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行为,这是养老最后的底线。
但有一种特殊情况,有部分老人,年轻工作时住在高楼层区,每日需要坐电梯,退休后,就把房子卖了,换成低楼层的房子。
电梯房有自己的局限性,例如一旦遇到小区停电,无法电梯上下楼,尤其是老年身体不便的情况下,爬楼更是考验。
还有一个原因,大部分的电梯房都没有足够充足的户外空间,晚年想自己种种菜、养养花打发时间,都不够方便。
因此,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我们不仅要有房子,最好还是合适的养老房,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,才能安详晚年。
二、留好老本
钱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,养老也是如此。
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,都寄托在养老金上,而是应该有一定的储蓄,如果没有储蓄怎么办呢?
可以再发展一项轻松的副业,以应对生活的不时之需。
我们小区的赵阿姨每月退休金有4000多元,其实足够日常生活了,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,每晚还去夜市摆摊卖烤淀粉肠。
就是那种最普通的肠,烤过以后再撒点辣椒料,酥脆可口,年轻人都很爱吃。
她每天晚上出摊,1元钱的成品,加工以后卖3元,一晚上就能收入200多,除去本钱,也能赚100多元。
每月都能赚四、五千以上,比她的退休金还高。
赵阿姨说,现在她的退休金基本不动,就放在银行里存着,摆摊的收入足够支付生活中的花销了。
养老要靠自己,我们要拥有一定的储蓄,最好再有一项赚钱的能力,基本上钱财方面就可以安枕无忧了。
三、保持良好健康状况
这是最难做到的一点,老去后身体机能下降是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。
所以这里指的保持良好健康状况,并不是指完全不生病,而是做到生活自理和基本自理,没有器质性的病变,躯体、心理、社会三方面,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状态。
身体健康状况在与你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,你就是健康的老人!
(一)合理膳食:日常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,且饮食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;
(二)适量运动:生命在于运动,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方式,且适度、掌握分寸;
(三)戒烟限酒:任何年龄阶段戒烟对健康都有益。
(四)心理平衡:忘老、忘病、忘忧,拥有良好的心态。
四、培养爱好
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:“专注地做一件与养生无关的事,是最好的养生。”
而创造“专注力”最好的方法就是,培养老年人自己的兴趣。
兴趣和爱好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,它既丰富生活内容,激发对生活的兴趣,也是一种对大脑具有积极意义的休息。
它能协调、平衡神经系统的活动,使神经系统更好地调节全身各个系统、器官的生理活动,对延缓衰老、预防老年痴呆都有积极的作用。
无论你是喜欢唱歌跳舞、钓鱼下棋、种菜烹饪还是旅居游玩,都是极佳的养生放生。
没有兴趣爱好,一天到晚无所事事,提不起精神,感到枯燥、空虚、沮丧的养老生活,不可取。
微信扫码查看全文

微信扫码
分享文章素材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